你的微信通讯录里有多少人?
常常联系的又有几个?
微信让我们的社交圈子变大,知心好友却没有几个。
沟通越便捷,真心越稀缺。
朱自清先生说:“所谓人情世故,一半儿是在说话里。”
微信上或许难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,但对话中足以看清对方的真心。
一个人和你说话的温度,代表了他对你的态度。
往后的日子,这样回你微信的人,就别再联系了。
以敷衍回应真心
知乎上有个问题:“和别人聊天时,最讨厌别人回复什么?”
评论区是齐刷刷的“嗯,哦,呵呵”。
和别人聊天时,你一定也曾碰到这样的情况。
你发过去很长一段话,满心期待回复,却只等来一个“嗯”字。
那种感觉,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,所有的力气和热情都扑了空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再久的感情,也会死于冷淡;再好的缘分,也经不起敷衍。”
那些总是敷衍你的人,不如趁早离开,归于人海。
朋友前几天失恋了。
细问才得知,是男友的敷衍让她无法再忍受。
她说,刚在一起时,两个人可以在微信上说好多好多话。
难过时,对方会悉心安慰,开心时,对方的言语中也尽是雀跃。
可如今,男友对她只有敷衍。
“哦、好、知道了”成了他聊天里的主要词汇。
一次她生病了,发消息倾诉,对方竟只是回了句“好好休息”。
攒够了失望,朋友决定离开。
木心先生说:“你问人问题,他答非所问,便已是答了,毋需再问。”
是啊,敷衍和真心,哪有人看不出。
你问“在干嘛”,他说“没干嘛”。
你问“怎么了”,他说“没事”。
敷衍的态度,已经足以说明一切。
感情的世界里,不过是你真我更真,你假我转身。
那些敷衍你的人,实在不必去费心讨好。
把忙碌当做借口
傅首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
“闲情,闲情。情,都是闲出来的。倘若忙中还有情,大概就是真情了。”
很多时候,一个人心里有没有你,就看他是不是愿意为你花时间。
在乎你的人,再忙都愿意抽出空来,陪你聊聊天。
总拿忙碌当借口的人,不是真的忙,只是你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罢了。
电视剧《心居》中,顾昕娶了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葛玥。
一开始仰仗岳父的权势,他还对葛玥疼爱有加。
等到岳父倒台,顾昕便摘下了伪装的面具,对葛玥越发冷淡。
葛玥发消息说宝宝想爸爸了,顾昕只回了两个字“在忙”。
葛玥满怀欢喜地做了好吃的,等他回家吃饭。
顾昕只是回复一句“晚上要加班”,转头却和别的女人约会吃饭。
他不愿和妻子多说一句话,忙、加班,成了他变心的借口。
而葛玥也终于在一次次希望扑空后,彻底对这段感情失望。
张爱玲在小说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写道:
“一个人如果没空,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; 一个人如果走不开,那是因为他不想走开; 一个人如果对你借口太多,那是因为不想在乎。”
是啊,这世间永远有人在忙,但绝不会有人永远在忙。
对方口中的那些忙碌,不过是一种拒绝。
正如没有回音的山谷,不值得纵身一跃。
这种没有回应的感情,实在不值得苦苦守候。
早点放开对方,也是放过自己。
不主动成为常态
很喜欢一句话:
“我对你分外看重,所以我会给你送来书信。”
短短十几字,承载的却是满满的诚意。
因为在乎,才会主动联系,想分享我的心情,知道你的消息。
可感情是相互的,一个人的主动,终究撑不起两个人的情谊。
主动久了,是会累的。
当主动的人不愿再一个人死撑,这段感情也就散了。
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。
作者惠子说,自己决定放弃一段十多年的友谊。
也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就是自己主动太久了,累了。
惠子和朋友是高中同学,她们陪伴着彼此,从校园到社会。
毕业后去了不同的城市,见面少了,只能靠微信联系。
最开始几年还好,两个人隔三差五就聊天、视频。
最近一年,惠子发现了不对劲,两个人常常十天半个月不说一句话。
直到她翻开聊天记录才发现,这么多年,几乎都是自己主动联系。
要是惠子不主动,这段友谊或许早已失去。
有句话说得好:
“不要在沙漠里等船,也不要在海上等车,更不要在原地等一个不爱你的人。”
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双向奔赴,爱情如此,友情亦然。
交朋友、谈恋爱,是觉得两个人比一个人开心。
如果一段关系只让你感到疲惫,就不必再继续了。
要知道,不被珍惜的主动,没有任何意义。